1月24日上午,红河州2024年国民经济运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商务局、州统计局相关负责,向大家介绍红河州2024年国民经济运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有关新闻单位、驻州新闻单位和红河州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由红河州统计局作新闻发布,二是媒体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就红河州2024年经济运作情况作简要介绍。
2024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发展“三大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全力以赴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推动生产需求持续改善、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质效不断的提高,为“十四五”胜利收官打下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红河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根据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红河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5.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2.59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68.14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24.76亿元,增长4.7%。从其他板块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州,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4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3.73亿元,增长2.7%。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583.39万亩,增长0.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89.04万吨,比上年增产1.78万吨,增长0.9%。其中:夏粮产量28.57万吨,比上年增产0.04万吨,增长0.1%;秋粮产量158.83万吨,比上年增产1.82万吨,增长1.2%。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质效提升。蔬菜产量493.89万吨,增长3.5%;水果产量383.90万吨,增长5.8%;茶叶产量3.62万吨,增长2.0%;中草药材产量25.45万吨,增长109.5%。
2024年,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长12.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6.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10.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5.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效显现,增长5.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0.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均实现正增长。采矿业增长6.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5.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
从主要产品产量生产情况去看:10种有色金属129.71万吨,增长8.8%;电解铝31.27万吨,增长19.7%;化肥85.87万吨,增长13.6%;水泥713.74万吨,增长11.5%;集成电路3.33亿块,增长28.6%;光电子器件1.30亿只,增长15.8%。
2024年1—11月,全州规上工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2.20亿元,增长6.2%;利税总额266.15亿元,增长1.9%,其中:总利润95.56亿元,增长1.5%。
纵深推进绿色能源建设,电力生产平稳有序,能源安全与经济稳步的增长实现了“双保双赢”。2024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42.82亿千瓦时,增长8.3%。
其中,风力发电量增势较快,远超火力发电。从几个产量来看,水力发电量53.60亿千瓦时,增长16.9%;风力发电量76.86亿千瓦时,增长65%;太阳能发电量6.75亿千瓦时,下降2.2%;火力发电量105.61亿千瓦时,下降15.4%。
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积极培育服务业新动能,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现代服务业实现蒸蒸日上。2024年1—11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2.76亿元,增长3.5%。
八大重点行业均正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5.38亿元,增长12.2%。其中,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9%、10.5%。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9.4%、21.8%、11.0%、9.9%、9.3%、7.8%。
落实落细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做好“两新”工作,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城乡市场消费有效增长。2024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2.35亿元,增长6.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43.36亿元,增长6.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99亿元,增长8.6%。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36.37亿元,增长13.0%;商品零售925.98亿元,增长5.7%。
促消费政策效益持续显现。我们积极落实并优化调整补贴政策,“两新”政策持续显效。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9%,12月份当月增长31.6%。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7%,比11月份加快7.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长13.5%,12月份当月增长49.3%,比11月份加快8个百分点。
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商品销售活跃。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6%。其他商品中,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2%。
州委、州政府全力抓项目、稳投资、调结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全州投资结构逐步优化。2024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提高23.8%,第二产业投资提高7.5%,第三产业投资提高17.8%。
产业投资、民间投资迅速增加。产业投资提高21.5%,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3.4%。其中,交通、旅游、农业、水利、数字化的经济、工业投资分别增长86.1%、48.6%、40.6%、33.6%、29.4%、7.3%。民间投资提高23.9%,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4.9%。
2024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持续上涨0.7%,居住价格持续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上涨1.0%,交通通讯价格下降2.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持续上涨0.5%,医疗保健上涨1.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上涨3.2%。主要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持续上涨7.4%,粮食上涨1.4%,鲜果下降0.9%,鲜菜价格持平,蛋类下降1.9%。
2024年,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82元,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53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1元,增长6.6%。全州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65元,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67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141元,增长5.0%。
总的来看,2024年,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接续奋进,推动经济运行稳健提质,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勇挑经济大梁。2025年,我们将继续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效、增动能、促开放,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4年,红河州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量不断的提高。请问与往年相比,有哪些新突破、新特点?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2024年,红河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有力有效应对政府投资受限、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多重困难,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结构向优、发展形态趋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效显著。主要呈现6方面特点: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形态趋势持续向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85.5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跃居全省第二、滇中第一。对全省经济稳步的增长贡献率达15.1%,排全省第二,充分的发挥经济大州“挑大梁”作用。
二是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加快转换。三次产业优化调整为13.1∶35.8∶51.1,工业对全州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1.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结构一直在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4.8%,排全省第一。投资提高动能由房地产开发、交通投资拉动向产业投资拉动转变,产业投资提高21.5%,占投资比重达63.4%;民间投资提高23.9%,占投资比重达54.9%。
四是沿边开放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中越(红河)边境经济贸易旅游交易会,搭建红河流域“7+12”合作平台,河口沿边产业园区“一园三片区”加快建设,南溪河联检大楼正式启用,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全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货值增长35%、52%,均居全省第2,现代物流产业总收入增长10%。
五是营商环境显著提升。压减涉企督检考事项105项,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率达99.3%,“政企面对面”“局长坐诊接诉”解决227家企业321个诉求问题,帮企业融资授信51.8亿元,经营主体净增6万户、增长12.3%,其中“四上”企业净增221户。
六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79%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稳步的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35.8万人、参保率99.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03.8万人,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0.2万人、26.4万人,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6%。
下一步,我们将和县市、部门一起努力,紧盯2025年目标任务,系统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结构不断向优、发展形态趋势持续向好,推动红河州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希望社会各界更多关注红河、宣传红河!谢谢!
2024年,工业经济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请详细的介绍一下2024年工业经济的情况和2025年工业经济的工作部署。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2024年,我们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州新型工业化工作稳步推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较同期(2.8%)提高2.6个百分点,是近3年来最好成绩,排名滇中第二位。主要呈现以下3个特点。
一是产业协同共进,结构优化升级。从行业看,新兴起的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稳步提升。全州33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实现正增长,电力、化工、电子3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州水平,对规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69.9%;装备制造业增长10.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1%,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迈进。云锡、美科等产值1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达32户。从县市看,13县市全部实现正增长,泸西、红河、绿春、金平、河口5县市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
二是企业梯次壮大,发展动力强劲。一方面,全州规上工业公司总数达543户,较2023年底净增28户,总量、净增数分列全省第3、4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成长迅速,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6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户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企业群体不断充实完善,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建设完善,“红企家园”小程序成功上线运营,打造多个领域超过70类一站式客户服务平台。
三是项目支撑有力,发展基础稳固。一方面,全年工业投资提高7.3%。全州列入省级“重中之重”能源以外工业项目4个;列入省级重大能源以外工业项目52个;列入省级高质量发展“3个100”重点项目25个。云南宏合193万吨低碳铝、红河电厂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1.47亿元,近5年来最多;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2.07亿元,占全省的近50%;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500万元,是去年的3.6倍;产业转移大会全州签约项目121个,投资额299.55亿元。另一方面,平台实力不断强化,开远小龙潭化工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综合保税区获省级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奖补。石屏、屏边、红河3个县成功申报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展望2025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2025年全州规上工业和工业投资双增长、双贡献。我们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企业赋能与增量培育双驱动。全力保障节后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产能,实现一季度开好局。深度挖掘存量企业潜力,推动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助力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产业向深加工和高端产品领域拓展。积极培育规上工业公司,特别是在“农转工”方面取得新进展,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公司40户以上,逐步扩大工业经济规模。
二是园区强基与产业协同共发展。确保政策资金精准落地园区,完善土地、排污等资源调配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合作交流,围绕主导产业构建“龙头+配套”模式,探索“飞地经济”等合作途径,引导沿边园区发挥优势吸引外向型产业集聚。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全力打造泸西千亿级园区,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推动元阳、红河等县市特色产业园区申报,力争产业园区实现13县市全覆盖。
三是项目攻坚与新兴起的产业齐突破。做好“十四五”收官,精心编制“十五五”工业规划,积极申报2025年“千项千亿”重点项目,做好省级重大和重中之重项目谋划。聚焦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快速推进50万吨合成氨及下游、美科48GW单晶拉棒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优势资源换中高端价值链产业。
相信通过这一些举措,红河州2025年工业经济将持续稳健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谢谢!
2024年,全州促消费工作成效显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全省前列,请介绍下2024年的工作成效和2025年的促消费计划。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消费是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4年,全州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四季促消费”系列活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2.4亿元,同比增长6.6%,排名全省第3位,消费经济对全州GDP贡献率达26.5%,拉动GDP增长1.38个百分点。特别是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据统计,全州共完成汽车置换更新8557辆、报废更新2699辆;家电家居以旧换新83241笔;电瓶车以旧换新3861辆,兑现补贴资金2.5亿元,拉动消费15.9亿元。548户企业参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其中,汽车销售企业164户、家电家居企业281户456个门店、电瓶车企业103户,几乎涵盖了各领域全部优质企业。约10万人次参与活动,人均消费1.62万元、人均获得补贴2500元。
2025年中央和省、州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全州商务系统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消费环境优化行动。我们将落实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持续推动步行街、商圈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聚焦“一老一小”,深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畅通县乡村消费体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是实施消费供给能力提升行动。积极推动消费场景改造、商品品质化供给、商超数字化赋能、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推动各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丰富服务消费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服务消费需求。
三是实施系列促消费行动。国家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财政资金已经预下达,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已于1月20日真正开始启动。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落实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和红河州四季促消费行动,做好汽车、家电家具、手机等数码产品、电瓶车领域的政策宣传、企业组织和流程指导,让我们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政策、享受实惠。谢谢!
2024年,红河州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以年产193万吨低碳铝为代表的一批体量大、带动强的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快速推进。请介绍一下红河州2024年大抓项目方面的成效和亮点,以及2025年有哪些新的举措?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2024年,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推动全州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主要呈现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投资运行质效双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4.8%,增速居全省第一。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投资提高21.5%,占比达63.4%,民间投资提高23.9%,占比达54.9%。二是大抓项目成效明显。建立“千项千亿”重点项目库,谋划储备1000万元以上项目1873个,其中,219个列入省级重大、12个列入省级“重中之重”。文山至蒙自铁路开工建设,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基本贯通,弥玉高速新哨至五山段建成,滇中引水工程(红河段)有序推进,蒙自机场初步具备起降条件,元阳民用机场获得行业审查意见。三是大抓产业亮点纷呈。266个项目参加全省重大产业项目季度开工,总投资达294亿元,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一期)、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投产。四是资金保障明显地增强。抢抓一揽子增量政策等重大机遇,全力以赴谋项目、争资金,全年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30.6亿元,总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开展项目融资提速专项行动,全州金融机构对重点项目新增授信70.9亿元、放贷35.8亿元。五是体制机制更完善。州委、州政府高位统筹,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州级重点项目调度推进会、州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重点项目要素协调保障、一线服务督导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大抓项目”的导向更加鲜明、氛围更加浓厚。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编制之年,做好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意义重大。州委、州政府将“重点项目攻坚突破行动”作为抓经济的“六个行动”之一,并将2025年确定为“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年”。我们将围绕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提高6%以上、产业投资提高7%以上目标,统筹制定抓项目促投资“1+2+2”系列文件,印发2025年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方案、“千项千亿”重点项目清单,全力打好项目谋划、前期工作、要素保障、开工建设、入库纳统、竣工投产6个攻坚战,努力推动全州重点项目建设再提速、质效再提升。谢谢!
感谢鞠延奎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的积极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权威发布与解答。
2024年以来,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年经济运行取得了积极成效。2025年,希望各新闻媒体持续关注我州的经济运行相关工作情况,各级各部门将持续保持自加压力、奋力争先的冲劲,用好用足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高质高效做好“两重”“两新”工作,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经济稳神竞进的动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主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